在“类魂”(Souls-like)游戏逐渐成为硬核动作RPG代名词的今天,全球玩家对这一品类的期待早已超越简单的“高难度”标签,转而关注其世界观构建、战斗深度与情感共鸣。而就在2025年10月,一款由中国独立团队开发的类魂新作——《V.E.D.A:觉醒之魂》(V.E.D.A: Soul Awakened)正式在Steam平台开启封闭测试(Closed Beta)申请,迅速引发核心玩家圈层的广泛关注。这款融合东方哲学、机械神学与高自由度战斗系统的国产作品,是否能成为“魂系”赛道中的新锐力量?我们从目前已公开的信息中一探究竟。
从概念到现实:一支小团队的“魂系”野心
《V.E.D.A:觉醒之魂》由国内新兴工作室V.E.D.A Studio开发,团队成员多来自一线游戏公司,曾参与《黑神话:悟空》《帕斯卡契约》等项目的部分模块制作。尽管规模不足20人,但团队自2022年起便专注于本作的原型打磨,历经三次内部迭代,终于在2025年秋季迎来首次面向公众的测试招募。
据官方介绍,“V.E.D.A”并非缩写,而是取自梵语“Veda”(意为“知识”或“启示”),象征游戏中“觉醒”与“认知重构”的核心主题。故事设定在一个名为“埃瑟拉”(Aethera)的破碎世界——这里曾是高度发达的机械文明圣地,因一场名为“大寂灭”的灾难而崩塌,神祇化为废铁,人类沦为数据残影。玩家将扮演一名“残响者”(Echo Walker),在废墟中寻找自我记忆的碎片,并揭开文明覆灭的真相。
战斗系统:不止是“翻滚+背刺”
许多类魂游戏常被诟病“换皮”,但《V.E.D.A:觉醒之魂》在战斗设计上展现出鲜明的差异化思路。游戏摒弃传统体力条限制,转而采用“节奏闪避”(Rhythm Dodge)机制:玩家在精准时机按下闪避键,可触发“时滞闪现”,短暂减缓时间流速并获得反击窗口。这一设计鼓励玩家观察敌人攻击节奏,而非机械依赖翻滚无敌帧。
更引人注目的是其“技能连锁”系统。角色可同时装备三种“灵核”(Soul Cores),分别对应攻击、防御与辅助技能。战斗中,通过特定连招顺序激活不同灵核,可触发组合技——例如“雷击+冰封”可使敌人陷入“脆化”状态,大幅提升后续伤害。这种高自由度的技能搭配,让每场Boss战都充满策略变数。
此外,游戏引入“环境互动”要素。部分场景中的机械残骸可被引爆、导电或作为掩体,玩家需灵活利用地形扭转战局。开发团队表示:“我们希望战斗不仅是数值对抗,更是空间与时机的艺术。”
东方美学与赛博废土的奇妙融合
视觉风格上,《V.E.D.A:觉醒之魂》大胆融合水墨意境与赛博朋克元素。主城“归墟之塔”以宋代建筑为蓝本,却由悬浮的齿轮与发光符文支撑;Boss“千面机神”身披青铜甲胄,面部却由不断重组的全息面具构成。这种“机械道家”的美学语言,既区别于FromSoftware的哥特阴郁,也跳脱了西方科幻的冰冷逻辑。
配乐同样令人惊艳。游戏邀请曾为《原神》璃月地区作曲的陈致逸担任音乐顾问,采用古琴、筚篥与合成器交织的编曲方式,营造出空灵又诡谲的听觉氛围。预告片中一段Boss战BGM《残响·无相》已在网易云音乐试听片段下收获超10万点赞。
封闭测试详情:如何参与?
目前,《V.E.D.A:觉醒之魂》已在Steam商店页面开放封闭测试申请通道。玩家需填写基础问卷(包括游戏经验、设备配置、对类魂游戏的理解等),并签署保密协议(NDA)。测试版本预计包含三个完整区域:“锈蚀回廊”“数据神龛”“虚空熔炉”,以及两个大型Boss战。开发团队明确表示,本次测试重点收集战斗手感、难度曲线与性能优化反馈。
测试将于2025年11月初启动,持续两周,支持简体中文、英文及日文。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为国产项目,但团队从立项之初便以全球市场为目标,UI设计、操作逻辑均符合国际玩家习惯。
国产类魂的挑战与希望
近年来,《帕斯卡契约》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等国产类魂作品陆续涌现,但真正能打入主流视野者寥寥。《V.E.D.A:觉醒之魂》的出现,既是对技术实力的证明,也是对文化表达的探索。它没有盲目复制“魂味”,而是试图在东方哲学框架下,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“觉醒叙事”。
当然,挑战依然存在:优化稳定性、叙事节奏把控、后期内容深度等,都是小团队必须跨越的高山。但正如其名“觉醒之魂”所暗示的——真正的魂系精神,不在于模仿,而在于在废墟中重建属于自己的道路。
一场值得期待的“觉醒”
《V.E.D.A:觉醒之魂》或许不是最完美的类魂游戏,但它无疑是近年来最具原创野心的国产动作RPG之一。它用机械诠释道法,用战斗传递哲思,在硬核与诗意之间寻找平衡。对于热爱挑战、渴望新鲜体验的玩家来说,这场封闭测试或许正是见证“国产之魂”崛起的起点。
《V.E.D.A:觉醒之魂》Steam封闭测试申请现已开放,预计2026年正式发售。关注其Steam页面,第一时间获取测试资格与开发日志更新。